- 公共关系
- 新闻
仿生“外骨骼”投入试用,为更健康的仓库工作环境
为了减轻仓库工作人员长期体力劳动的压力,德铁信可在德国的多个物流中心研究测试仿生学外骨骼,一款人机结合取长补短的技术产品。
为了减轻仓库工作人员长期体力劳动的压力,德铁信可在德国的多个物流中心研究测试仿生学外骨骼,一款人机结合取长补短的技术产品。
对于长年反复搬运重物的操作人员而言,最新的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可切实缓解其作业强度。动力外骨骼辅助搬运,帮助操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更为轻松,更有效减少提拉重物对其后背所造成的损伤。操作人员可将外骨骼穿戴在身上进行重体力劳动。德铁信可现正在德国的数个物流中心测试这些可穿戴的机器人技术。
动力外骨骼,也被称作外骨骼或者支撑机器人,是通过电子机械力的帮助来支持身体用来移动物体的机械架构。除了计算机工作系统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外,它们也用来帮助仓库操作人员提升和旋转其身体。
腰椎和背部肌肉经常承担着货物的所有重量,而这些部位的神经通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人体瘫痪无法正常工作。
在仓库作业时,操作人员往往需要完成具有较高体力要求的工作,例如:将重物从包裹中取出,或是在拣货区将货物从地上提走等。
长期来说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压力,并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害。虽然普通的举重工作可以使用叉车和机器人等机器来完成,但起重对于这些机器的控制技术而言仍然过于复杂。动力外骨骼有机结合了机器的力量和人的运动能力。
作为多特蒙德大学研究生院夏令营的一部分,德铁信可邀请了近20个来自不同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来到科隆。在这里,他们参加了由一家著名汽车制造商在供应商园区进行的动力外骨骼测试。
“博士研究生和我们的操作人员测试后的反馈都很好,同时亦验证了长期使用动力外骨骼,同时结合了人体工程学优化设计的物流流程,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在接下来的数月内,我们将对测试结果进行精确分析,并确认是否采用动力外骨骼进行流程优化。”
本次项目测试的重点在于分拣和按顺序排列重达15公斤的包裹。穿戴动力外骨骼的操作人员从储物架上将包裹搬运至托盘上。动力外骨骼支持一系列移动顺序。